大城市里的专属储物间?小区民防工程被改造成“迷你仓”,违规吗?

寻仓记 2024-05-21 13:43:32
日前,有上海市民反映,自家小区楼下多年不用的人防工程,竟然被改成了公开经营的“迷你仓”,仓内长时间堆放各种物品,还不时有人进进出出。这样的改造是否合规、能否满足消防安全要求?新闻透视记者随即展开调查。

大城市里的专属储物间?小区民防工程被改造成“迷你仓”,违规吗?

“新闻透视”微信公众号

 

日前,有上海市民反映,自家小区楼下多年不用的人防工程,竟然被改成了公开经营的“迷你仓”,仓内长时间堆放各种物品,还不时有人进进出出。这样的改造是否合规、能否满足消防安全要求?新闻透视记者随即展开调查。

 

社交网络上,关于“迷你仓”的推送,随处可见。

 

“搬家,家具家电,生活用品无处放。”

 

“这个迷你仓,听说短租、长租都方便。”

 

“现在大城市的人,都有专属的储物间了。”

 

有市民反映,这些公开经营的“迷你仓”,有的就开设在小区居民楼的地下,这让他们有些困惑和担心。“人家当仓库用,是经营性的。民防工程着火的话,对上面居民都有影响的。”

 

根据线索,记者找到了徐汇区炎虹路上的这处迷你仓,位于一个老小区居民楼的一楼,铁门上标注着“民防工程”。据负责人介绍,里面有五六十个大小不等的储存柜,每立方米一个月的价格在120元左右,生意相当不错。

 

除了储物,还有人把办公室也安在了这里,现场打印机、电脑等设备齐全,还专门拉了一条“拖线板”供电。现场有租客称,自己是以400多元/月的价格租下来的。

 

那么,像这样安在居民区楼内的“民防工程”,被用作经营用途变身“迷你仓”,到底是否合规?

 

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审批科工作人员表示:“如果他的公司要注册在民防工程这块地址上,按照上海市市场主体住所条例规定,要有民防办取得相应的批准文件。”

 

徐汇区民防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:“满足消防条件,且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都可以。消防需要灭火器,该有喷淋的要有喷淋。”

 

专家介绍,上海一些老旧小区的居民楼下会配有民防工程,设计用于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安全。但随着时代发展,很多民防工程早已失去原有功能。根据《上海市民防工程建设使用管理办法》,这些民防工程确实是允许多种形式使用的。

 

上海民防协会副秘书长赫磊表示:“只要满足了它的禁止性要求、消防规范,包括它的承重结构,四周围合的墙壁,出入口,人员还有空气的交换口等,是不能或者不允许随便发生更改的。”

 

也就是说,经过报备,民防工程可以“再利用”——前提是不改变建筑建构,不改变原有消防设计,必须做好消防安全措施。

 

“我们负有监管责任,还会查经营方的台账。台账里要让经营方写清楚里面放什么东西,我们检查的时候,要我看到里面是什么东西。”徐汇区民防办公室工作人员说。

 

有老小区的居民表示,因为居住空间有限,这样的“迷你仓”确实能解决一些物品寄存的需求。

 

那么,寄存的物品具体是什么,管理方是否掌握呢?

 

记者发现,一些居民楼下的“迷你仓”,虽然门口会写明禁止放入的物品,但整个存放过程是全自助操作,无人看管。“没有人过来,都是网上联系,对方会远程告诉你,哪个门的密码。”居民说。

 

记者尝试租下一个储存柜,很快在手机上收到了大门密码,无需经过任何检查,就顺利把一块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存入了“迷你仓”。而“迷你仓”负责人之前声称:“易燃易爆品,还有生鲜等吃的东西,都是不能放的。”

 

该名负责人同时也表示,并不会对储存柜逐个开箱检查,“如果检查会提前通知,那我们会提前沟通客户,有没有放违禁品,有的话赶紧拿出去,没有的话配合检查就完事了。”

 

也有迷你仓配备的消防设施已显老旧,烟感装置的电线直接裸露在外,负责人还不以为然,声称“做了快十年了,从来没有发生过火灾”。

 

对此,业内人士建议,“民防工程”的改造和再利用无可厚非,在一些寸土寸金的地区,也能解决一些居民存放物品的需求。但消防安全是底线,除了消防措施必须配备齐全外,日常巡检和应急处理能力也必须跟上。

 

“消防安全这种事情,第一时间发现,是会很大程度上避免隐患的。一些特殊的传感收集信息,对于企业在这个地方,应该至少要配备一个什么样规模的管理团队,可以来应急处置。”赫磊说。

 

近几年,关于人防工程的再利用,其实上海市多个区都有过探索,有做仓库的,也有改车库或公益活动空间的。随着时代发展,通过合理的改造,将一些人防工程进行再利用,确实可以满足居民们的各种实际需求。但与此同时,也需要相关运营主体加强日常管理,尤其是一些本身就位于小区等这些人口密集区域的场地,消防安全的底线不能突破。

 

(原标题为:《大城市里的专属储物间?“迷你仓”你了解吗?居民吵翻了…》)

 

责任编辑:徐祯曜